當(dāng)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閩南方言 > 正文
不快活
發(fā)布時間:2013-05-22 來源:泉州網(wǎng)-東南早報

  生病,不舒服。閩南語中的“生病”,也叫做不好。不好、不快活都是諱言病的委婉用語。

  ●宋·趙興時《賓退錄》卷九:“謂有疾曰不快,陳壽作《華佗傳》已然。”不快,即不快活。

  ●《金瓶梅》第八十五回:“俺奶奶遠(yuǎn)路來家,身子不快活,還未起來。”

  道地的閩南人很講究禮俗,生活中有很多避諱之處,都會慎重地遵守。譬如生病這件事。一般人不喜歡說生病這個詞,尤其是用在自己和親人身上,若是有病,就用“不好”、“不快活”代之。

  這種自我催眠的安慰法在閩南語的習(xí)慣用法中還真不少見,有如古時候的君主達(dá)貴們,刻意回避顯而易見的壞現(xiàn)象,以期能夠真的躲過一劫。

  但從另一個面反觀,生了病,就是不快活的本源。人不快活,生理上的病痛是一種,心理上的病痛亦是一種,其中又以前者更為無奈,這想必是所有人都深有同感的。正如人們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又何來其他的快活可言呢?

  所以閩南語把生病稱做“不快活”,其實(shí)是意味深長且富有哲理的啊。

[責(zé)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