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閩南方言 > 正文
閩南俗語串串燒:春分秋分,暝日平分
發(fā)布時間:2013-05-22 來源:泉州網(wǎng)-泉州晚報

  □王建設(shè)

  [對白]

  A:落班誠久嘍,天那野拙光?(下班很久了,天怎么還這么亮?)

  B:今仔是秋分。汝無聽說“春分秋分,暝日平分”?(今天是秋分。你沒聽說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A:即句俗語我野早就捌聽著嘍,呣句呣知影甚物叫“暝日平分”。(這句俗語我很早就聽說過了,可是不知道什么叫“暝日平分”。)

  B:“暝日平分”就是日時甲暝時平平長。(“暝日平分”就是白天和晚上長短一樣。)

   [俗語淺釋]

  秋分,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六個節(jié)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洞呵锓甭蛾庩柍鋈肷舷缕分姓f:“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直射地球赤道,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沒有極晝極夜現(xiàn)象;二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的季節(jié)劃分法,秋分這一天正好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甲”,閩南話連詞,表示“合、同”,如“我甲汝”(我和你)、“天甲地”(天和地)。“甲”實際是個借音字,本字為“合”(《集韻》有“葛合切”一讀)。《紅樓夢》第八十一回:“今日你合太太都在我這邊吃了晚飯再過去罷。”由于閩南話中的“合”是個多音多義字,所以作為連詞用的“合”民間習(xí)慣用同音字“甲”來代替。

[責(zé)任編輯:阮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