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學術研究 > 正文
隱藏歷史密碼的清代奇書
發(fā)布時間:2013-05-27 來源:中國泉州學研究

  《西山雜志》補正史之不足

  清代奇書《西山雜志》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國內不少學者如獲至寶,紛紛撰文引用,并多加以勾稽考校。但也有持不同觀點者認為,這一手抄本的來由是存在疑問的,最好不要隨便引用里面的材料。

  林少川認為:關于書中記錄的奇聞,不可不信,亦不可全信。比如里面記載杜甫曾來過泉州并有詩數(shù)首,這在沒有翔實考證并確證之前,不足以采信。毋庸諱言,書里確有疏漏和謬誤之處,這也許是所有筆記或野史所難免的,就連后世的再傳抄版本也往往有一些筆誤。該書就有些系根據(jù)民間傳說口碑而來的,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訛誤毫不奇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應全盤否定。對于《西山雜志》這樣的資料,必須采取慎重的態(tài)度,進行科學的分析,去偽存真。

  林少川告訴記者,從傳抄件的《序言》和《敘引》里,可以了解到蔡永蒹在富室吳氏家讀萬卷藏書,接觸到一批當時尚存今已絕跡的重要佚書,如《閩中記》、《嘉定溫陵府志》、《宋代二十四村志》、《士族譜圖》、《古國考陳》、《青陽詩集》、《青蓮詩集》、《開元十鄉(xiāng)志》、《紫云詩集》、《魯東詩集》、《仁和詩集》等。這也就能解釋,何以一介秀才,能夠寫出這樣的奇書。

  值得肯定的是,該書存有大量的、有價值的閩南地方史料,蘊藏著豐富的可供考古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地名學、宗教史、華僑史、海外交通史、人物傳記、姓氏源流等研究的內容!作為野史雜志,道正史不敢言或不便言,自有其可取之處,有時可補正史不足。尤其是一些今已絕跡的史料,幸經(jīng)作者勤于筆錄輯佚,彌足珍貴。蔡永蒹特別注重實地調查研究,他曾航海游歷東南亞各地,對碑刻銘志特感興趣,“錄之成帙”,是一個有心人,經(jīng)他實地考據(jù)的記述,可信性較強??v觀全書,雖有疏漏謬誤之點,但不乏精彩之處。且作者的不少新見解,往往發(fā)人深思,也有待學者進一步探討。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