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泉州的武科與武術
發(fā)布時間:2013-05-27 來源:中國泉州學研究
今據(jù)道光《晉江縣志》卷三十一選舉志的資料,整理出如下史實。所列統(tǒng)計數(shù)字只限晉江縣(包括鯉城區(qū)),并不涉及泉州府所屬的南安、惠安、同安、安溪、永春和德化縣。
自明嘉靖乙未(1335年)晉江人俞大猷開始中武進士至崇禎庚辰(1640年)止,晉江縣在約一百年間中45個武進士。自清朝康熙乙丑(1685年)至乾隆甲辰(1784年),約一百年間,晉江縣中28個武進士。兩項合計,明中葉至清初晉江共中73年武進士,數(shù)額是可觀的。
自明嘉靖己酉(1594年)鄧城(即鄧家拳鼻祖官至都督)中武解元至崇禎己卯(1639年)止,晉江縣共中261個武舉人。自清朝順治庚子(1660年)至道光戊子(1828年)晉江縣共中206個武舉人。兩項合計共武舉人407人,數(shù)額是驚人的。照此類推,武秀才的人數(shù)更大,武童生的人數(shù)則更多了。
晉江縣的武科不但考取的人數(shù)多,而且成績優(yōu)異,明萬歷丁未科(1607年)晉江人莊安世中了武狀元,此科主考李廷機,同考楊道賓、黃汝良、黃國鼎都是晉江人。這科的文探花張瑞圖也是晉江人。明清的制度會試文科主考是兼武科主考的。上述史實真是泉州文武兼?zhèn)涞牡湫褪吕苁枪鈽s。到清光緒間,另出一個武狀元黃培松,則是南安人。清末泉州城內(nèi)奎章巷還有一個武“翰林”(武科欽點御前侍衛(wèi),即等文科的翰林)林高飛,此人我孩童之時還親眼瞻仰過,身材很魁梧。明朝晉江中了6個武解元:鄧城(嘉靖己酉)、秦舜牧(嘉靖辛酉)、顏啟光(隆慶丁卯中廣西武解元)、王自強(萬歷丙午中廣東武解元)、顏廷柱(崇禎丙子)、秦鴻璨(崇禎丙子廣東中。這科晉江同時出了兩個武解元)。清朝至道光時止晉江中5個武解元:陳萬言(康熙乙酉)、陳名臣(康熙癸巳)、王中璜(康熙甲午)、張希云(雍正乙卯)、張方武(乾隆乙酉)。
這些武科人物中,有不少人是文轉(zhuǎn)武,文武全才的。俞大猷是文秀才改考中武舉人的。明萬歷間有一個武進士林巖的文武轉(zhuǎn)行,事跡非常典型:道光(晉江縣志)卷卅一載:“萬歷丁酉科(文)舉人林同懋,府學,官泌陽教諭。后被革,改名巖,入武學,中順天乙卯鄉(xiāng)魁,丙辰聯(lián)捷成(武)進士,官南京新江守備。”這個林同懋即林巖,已由文秀才中文舉人,還當了縣教諭(教育局長),是個道地文人。后來卻因事開除了官職,他就改名考武,從頭考起,終于考中武進士,這真是文武全才了。林巖的一家是明代泉州的文武兼?zhèn)涞耐濉J遄媪衷瞥?,嘉靖乙丑文進士,官知府,壽終96歲。父親林武苴,萬歷壬辰武進士,兄弟林欲棟,萬歷乙未文進士,官工部尚書,終年90歲。林欲廈,萬歷丙戌文進士,官工部侍郎,終年79歲。林欲楫,萬歷癸卯文解元,丁未文進士,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終年80多歲。林欲藩,萬歷庚子武舉人。他家也都是長壽者,這與練武養(yǎng)生有關。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