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新華社福州6月12日電(記者王凡凡)“真沒想到這‘原生態(tài)’有朝一日會成為我們村的‘金招牌’,吸引這么多人前來??磥懋斈陥猿植蛔尶硺?、不讓拆房是堅持對了。”
說這話的是樟腳村的村委會主任蕭聯(lián)興。此時,他正領著記者觀看村里自建的畫廊。相片中,色彩斑斕的古民居與蔥蔥郁郁的森林、碧波蕩漾的溪澗相映成趣,很有幾分天人合一的韻味。
遺憾 700多年的大樟樹沒了
樟腳村位于福建省惠安、泉港、仙游三縣區(qū)交界處,是泉州西北山林中的一個偏僻村落,全村人口2000多人,山地面積8000多畝,耕地面積900畝左右。
“我們村原來叫東坑,因為村口有一株700多年的大樟樹,人爬到樹上看,整個村子都在腳下了,所以后來就改叫樟腳了??上?,這棵大樟樹沒能留下來。”看得出,一提到大樟樹,蕭聯(lián)興就顯得十分激動。
據(jù)介紹,那棵大樟樹就在樟腳村口,有四人合抱的軀干,遮天蔽日的綠葉,總是散發(fā)著蓬勃生機,令村人神往振奮。
“我們村的孩子們更是把它當成‘游樂園’,幾乎天天都要到那里玩。有時玩捉迷藏,僅那樹洞就可以藏下10多個人呢。”
但是,這棵人人喜歡的“祖宗樹”卻沒能躲得過刀斧之斫:1966年,它被砍倒并制成一塊塊板材,送到山外造船去了。
“那年我已12歲,這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記得當時因為樹太大,板質(zhì)又好,加上只能用手工,所以那些人在村口整整折騰了3個月!”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艾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