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4月16日電 (記者許曉青 周文其)前不久,兩鬢微白的陳金山和他的工作老搭檔呂愛蓮有幸戴上3D眼鏡,完完整整地欣賞了即將首映的京劇立體電影《霸王別姬》。
陳金山和呂愛蓮是上海京劇院資深的舞臺導演,大約一年前,當《霸王別姬》這部京劇經典劇目準備拍攝成立體電影版本時,影片總導演滕俊杰邀請這些京劇專家全程跟隨劇組,共同完成了這項富有創(chuàng)意的拍攝。
今年早些時候,京劇立體電影《霸王別姬》在全球眾多候選影片中脫穎而出,獲得國際立體影像協(xié)會年度音樂影片獎。外國評委認為,這部電影生動呈現(xiàn)了京劇臉譜下的那個中國古代悲情君王。
在今年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期間,《霸王別姬》將在清華大學首映。
“假如未來的某一天,京劇只能被放在博物館里供人緬懷,那就太可惜了。”總導演滕俊杰說,當他接到“拍攝京劇經典傳統(tǒng)大戲電影工程”的任務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如何創(chuàng)新,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進影院觀看京劇”,后來他想到了借用全球日益普及的立體技術。
在陳金山看來,這樣的創(chuàng)新是很及時的,立體技術很有魔力,會讓京劇吸引更多年輕人,甚至是兒童。
“演員在鏡頭前,一抬眼皮、一皺眉,翹一翹手指、捋一捋髯口,都會被攝影機以近景方式清晰記錄下來。過去觀眾只能看到演員的‘正面戲’,如今通過多個電影機位和立體呈現(xiàn),觀眾看得更真切,演員也可以將自己最精彩的身段和唱腔留下來。”陳金山認為。
扮演虞姬的京劇演員史依弘也認為,虞姬頭頂?shù)娜缫夤凇⑸砩系聂~鱗甲,甚至袖口上每一朵手工刺繡的花,都通過3D鏡頭,“跳入觀眾的眼簾”,這對普及推廣京劇藝術,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在3D影片中,傳統(tǒng)京劇里“出將、入相”的上下場門,以及在切換背景時需要降下的“二道幕”可以省略,取而代之的是將宮廷、戰(zhàn)場、營帳等場景一步設計到位。
“無論是霸王項羽的帳中景,還是《十面埋伏》片段中立體流動的山水景,都是一氣呵成、原汁原味地運用立體攝影機拍攝,既完整保留了舞臺,又沒有使用后期特效,這讓外國評委也感到驚訝。”滕俊杰說。
在陳金山看來,新穎的技術可以給觀眾不一樣的體驗。“馬夫360度的旋子,可以用慢鏡頭,士兵的對打用了快進,一些兵器仿佛就在觀眾面前飛。這都是我們以前導演舞臺京劇或制作一般京劇電影時沒法做到的。”陳金山十分感慨。
“電影讓京劇的生命得以延伸,無論是在時間壽命上,還是藝術空間的呈現(xiàn)上。”影片執(zhí)行導演夏偉亮說。
“當年,梅蘭芳、周信芳等老一輩京劇大師,也講究‘唱皮黃的人,要走摩登路線’。立體技術如果對推動京劇傳播和傳承有益,能讓京劇更加留得住,那我們也就沒辜負這個偉大的劇種。”滕俊杰說。
在今天,納入中國“拍攝京劇經典傳統(tǒng)大戲電影工程”的不僅有《霸王別姬》,還有《鎖麟囊》、《勘玉釧》等。盡管不是每部京劇電影都選擇以3D技術拍攝,但無疑,中國京劇正再次擁抱世界電影。
責任編輯:林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