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到10月31日,泉州古城“潤物無聲”青年創(chuàng)客文化IP孵化計劃第六期展覽在金魚巷舉行。展覽在每天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向市民游客開放。
時間:7月10日-10月31日
圖為西街老鋪的繪畫過程
泉州網(wǎng)7月13日訊(記者 李心雨 文/圖)你想了解泉州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嗎?你期待和孩子們來一次假期奇遇漂流的故事體驗嗎?
那請來市區(qū)金魚巷看不一樣的藝術展覽吧!因為,它集合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組成手藝人傳承團隊。
2020年7月10日到10月31日,泉州古城“潤物無聲”青年創(chuàng)客文化IP孵化計劃第六期展覽在金魚巷舉行。展覽在每天上午10點至晚上8點向市民游客開放。
圖為泉籍澳洲留學生第一視角畫古城
位于金魚巷22-4號“鯉·游”創(chuàng)客空間的施可欣,是一名在校大學生,泉州人,目前就讀于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藝術陶瓷專業(yè)。她創(chuàng)作的西街老鋪系列,不僅通過繪畫的方式記錄下店鋪本身的模樣,更希望喚起大家對泉州豐厚歷史積淀的認識。本次展覽,她的作品是主要以水彩手繪的方式描繪的西街最具特色的11棟老鋪,以金魚巷為起點,通過繪畫帶你游鯉城,一同了解泉州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施可欣從小熱愛美術。她說,手繪西街是好幾年前就萌生的一個想法。當時她非常喜歡波蘭藝術家烏爾巴諾維斯的一本書,他在書中以水彩淡彩的方式描繪了日本東京各個區(qū)中各具特色的老鋪。書中“治愈”的色彩瞬間吸引了她,日常平淡無奇的店鋪在波蘭藝術家的筆下變得生動有趣,她也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起我們平時再熟悉不過的街道。她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地走過西街,卻從未發(fā)現(xiàn)原來每棟房子都是這么特別,原來平時常常被我們忽視的老鋪每一棟都各具特色,有傳統(tǒng)的古木樓,也有西式的小洋房。
希望通過繪畫讓更多人了解西街老鋪
西街這條古街并不長,但它仿佛記錄了泉州與各個國家的文明在這里產(chǎn)生了巨大的碰撞與融合。開元寺作為泉州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全球各地的游客來泉州都必定會來到西街。很多觀光客經(jīng)過西街的時候,更多只是關注街道兩旁售賣的小吃和商品,很少注意到富有泉州文化特色的建筑本身。
“我希望通過創(chuàng)作這組西街老鋪,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泉州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重新看到我們常常忽視卻最為精彩的那部分。”施可欣告訴記者,此次展覽主題名為“鯉·游”,是因為泉州的城郭形似鯉魚,開展的地點又正好在金魚巷,巷口成群游動的魚兒地標仿佛剛好也在呼應著這個主題。隨著手繪地圖的指引,我們一路“游”過中山路、鐘樓,最后到達西街,讓我們放慢腳步重新看看這座充滿故事的城市,重新看看我們常常忽視的建筑本身,一同了解泉州古城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責任編輯:趙孝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