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94萬人次!20.43億元!泉州古城累計接待游客量超80萬人次,這份春節(jié)旅游成績單彰顯出泉州強勁旅游號召力。線上同頻“出圈”,“抖來泉州游”“探見泉州”“世遺泉州推薦官”等城市話題挑戰(zhàn)賽播放量分別達(dá)到1.2億、2.7億、3.4億次,“泉州兔兔申請出戰(zhàn)”話題進(jìn)入抖音全國熱門排行榜。
泉州古城不是“一夜爆火”,而是“厚積薄發(fā)”——早在2017年,泉州市全面啟動古城保護(hù)傳承計劃修繕背街小巷。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為理念,持續(xù)六年匠心修繕提升街巷品質(zhì)、精心活化精品業(yè)態(tài)、用心還原歷史風(fēng)貌。乘著入列世界遺產(chǎn)城市和近年來“City Walk”(城市漫步)旅游方式興起的東風(fēng),泉州古城能滿足大眾游客希望以更深入的漫步方式走進(jìn)城市景觀、街頭巷陌、建筑古跡,深挖一座城市的歷史底蘊和人文色彩,直接觸碰一座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需求,“走紅”是必然。
五建小園十分雅致
花巷口的“走馬燈”閣樓
“泉州古城是懂得文化輸出的!在走街串巷中展示非遺文化,在不經(jīng)意的拐角處欣賞閩南民居營造技藝,在不起眼的小廣場舉辦街頭藝術(shù)展覽,巨兔文創(chuàng)IP就在小巷里,這種碰撞與反差感既有趣味又有驚喜。”在社交平臺上擁有百萬粉絲的旅游博主李文君說,時下正流行的“City Walk”旅行方式, 告別了以往的組團(tuán)式走馬觀花,而是以一步一個腳印徒步的方式,探索城市故事、理解城市的空間與建筑、觸摸歷史文化記憶,泉州古城無疑是符合這樣的旅行趨勢的。
不同于其他“千城一面”的古城,在泉州你可以解鎖古城街巷的N幅面孔——
她是古樸的,三朝巷傳統(tǒng)的紅磚燕尾脊生動展示古建筑之美,修繕后的“孝廉文化公園”非常吸睛,清風(fēng)亭融合了“出磚入石”墻面,盡顯閩南傳統(tǒng)建筑之美。
她是創(chuàng)新的,近日花巷新增了“走馬燈”閣樓,華燈初上時整個建筑如同一盞花燈,流光溢彩。沿街路邊天花板的彩繪別出心裁,增添藝術(shù)不少氣息。
她更是適合都市人群詩意棲居的。剛剛修建完成的五建小園,古色古香的口袋公園與景觀小品既適合附近居民休憩,也適合游客打卡拍照。象峰巷拆除了電線桿“蜘蛛網(wǎng)”,去亂去破去雜,修繕提升后的巷子收獲居民一致好評。
記者從泉州市古城老城指揮部了解到,目前首批29條街巷提升工程已經(jīng)完成去雜去亂,完成花巷、許厝埕、新路埕、三朝巷、承天巷等19條街巷電線桿拆除工作和8個開閉所改造建設(shè),基本完成花巷、玉犀巷、古榕巷、舊館驛、三朝巷等20條街巷外立面提升,有序推進(jìn)工藝美術(shù)廠、井亭巷23號、金魚巷42—44號等一批風(fēng)貌建筑修繕。第二批45條街巷修繕提升工程也在有序推進(jìn)中,還將根據(jù)街巷因地制宜打造特色。
責(zé)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