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毛片内射白浆视频|久久久久一本毛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999在线|久久97超碰色中文字幕|日本wvvw高清中文字幕|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导航|无码日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文創(chuàng)精英 > 內(nèi)容

梁披云:終生投身愛國進步事業(yè)

http://m.yyhh85.com 【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 時間:2023-05-12

人物名片

梁披云(1907—2010年),祖籍福建泉州永春,享譽海內(nèi)外的著名詩人、書法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愛國僑領(lǐng)。全國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政協(xié)委員。曾任澳門歸僑總會主席、廈門大學名譽教授、澳門大學榮譽博士、華僑大學副董事長、黎明職業(yè)大學首任董事長兼校長等職。

梁披云

核心提示

“梁老長我?guī)讱q,是著名的詩人、書法家、教育家。他慘淡經(jīng)營,創(chuàng)辦了泉州黎明大學,為祖國培養(yǎng)建設人才,在海峽兩岸以及華僑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被譽為‘陳嘉庚第二’。道德文章,彪炳寰宇……”著名學者季羨林這樣評價梁披云。

梁披云博學多才,學貫中西,一生愛國愛鄉(xiāng),矢志教育,詩書雙絕。他一生以國家和民族的獨立富強為己任,為了抗日救國曾被通緝、遭暗殺、坐過牢,被驅(qū)逐出境;他畢生從事教育事業(yè),70多年間堅持在海內(nèi)外辦學,為家鄉(xiāng)文教事業(yè)發(fā)展、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出卓著貢獻。

梁披云書法作品(翻拍自《梁披云全集》)

受儒商家庭優(yōu)良家風滋養(yǎng)

1907年,梁披云出生于永春縣吾峰鎮(zhèn)蓬萊巷(現(xiàn)吾峰鎮(zhèn)吾頂村)一個亦儒如商的名士家庭,父親梁繩基作為他人生的第一個良師,對他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梁繩基是清末的秀才,卻立志當一名新學傳播者,從福建全閩法政學堂畢業(yè)后,執(zhí)教于永春梅峰書院。兩年后,因目睹戰(zhàn)亂與苛政,決定棄教從商。經(jīng)商中,他為人忠厚誠信,深得伙伴擁戴和客戶支持,所創(chuàng)辦的“金泉興”成為永春縣四大商行之一,1923年,他還到馬來亞柔佛投資開發(fā)數(shù)千畝橡膠園,成為“永春縣到上海和海外投資的第一人”。

梁繩基急公好義、樂善好施,他經(jīng)商有成后廣濟貧苦,不僅幫村民繳納苛捐雜稅,開設“平糶局”,還幫助家用匱乏的教師和升學無力的青年。他在家中辦私塾,廣收貧寒學子入學,又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進化小學”(今永春縣吾峰鎮(zhèn)南陽學園前身),捐白銀千兩給省立第十二中學(今永春一中)蓋教學樓等。

梁繩基十分敬仰陳嘉庚傾家興學的義舉,有向其學習辦一所中學的構(gòu)想。1922年,他將梁披云送到集美中學就讀,期望他能子承父志。

從小就浸潤在急公好義、重教興學、篤志好學等良好家風中的梁披云,受到“科學”與“民主”思潮影響,激發(fā)了滿腔愛國熱情,進入集美中學不久,便因參加集美中學第二次學潮遭開除。1923年,他考入武昌師范大學英語系,后因奔父喪而輟學。次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上海大學,受業(yè)于右任、瞿秋白、邵力子、陳望道等名家。

1939年,梁披云(前排左)首任馬來亞吉隆坡中華中學校長時,與教導主任陳君冷(前排右)等教師合影。

21歲任校長踏上漫漫辦學路

生逢亂世,出身富商家庭的梁披云沒有獨善其身,而是終生投身于愛國進步事業(yè),將“讓中國人過得幸福,讓中華民族更加強盛”作為自己畢生奮斗目標。他考入上海大學的第二年,“五卅慘案”爆發(fā),他積極參與宣傳反日活動,聲援上海工人罷工,并奉學聯(lián)之命南下福建、廣東宣傳反英、反日活動。1926年,梁披云大學畢業(yè),獲文學學士學位。為達到“師夷以制夷”,改造中國、振興中華的目標,當年夏天,梁披云東渡日本,進入東京日語補習學校學習,并旁聽東京早稻田大學部分課程。1928年,他從日本返回廈門,主編《民國日報》。

很多人21歲時還在迷茫徘徊,而21歲的梁披云已參與創(chuàng)辦黎明高中并擔任首任校長。1927年初,避難到泉州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馬敘倫,倡議泉州創(chuàng)辦一所平民高級中學。隨后,地方民主人士許卓然、秦望山發(fā)起創(chuàng)辦黎明高中,公推梁披云負責籌辦并主持校政。

梁披云主政黎明高中時,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反日救國活動,舉辦民眾夜校,開展反對封建迷信、反對軍閥豪紳欺壓百姓等社會活動,該校成為當時泉州愛國民主學生運動的領(lǐng)導核心。

在梁披云過人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許多著名的學者專家到黎明高中任教,如巴金、魯彥、麗尼、呂驥、張庚、衛(wèi)慧林等幾十位全國蜚聲的作家、學者、科學家,使“古城風氣,煥然丕變”。

為革命九死一生顛沛流離

為抗日救國,梁披云曾被通緝、被關(guān)進牢里,還曾遭暗殺,兩次被驅(qū)逐出境,一生顛沛流離,但他始終無怨無悔。

除了擔任校長,梁披云還當過縣長,造福一方百姓。1933年,十九路軍入閩,26歲的梁披云應愛國將領(lǐng)、時任福建省主席的蔣光鼐之邀,先后出任惠安縣長、永泰縣長及興泉省顧問。當時惠安形勢復雜,社會問題多,他敢于與惡勢力作斗爭,上任3個多月,解決了兩大社會難題:一是將地痞流氓法辦入獄,二是解決了長期困擾惠北的兩大宗派械斗問題,受到廣大民眾愛戴,獲贈“政通人和”牌匾。

1934年,黎明高中因為揭露當時的黑暗統(tǒng)治遭當局勒令停辦,且由于參與了蔣光鼐反蔣抗日的“福建事變”,梁披云被國民黨通緝,只得應南洋好友邀請,南渡馬來亞,在吉隆坡尊孔學校任教。

流亡沒有擊退信仰,此后的6年間,在海外,梁披云不斷受到當?shù)刂趁裾牡箅y,只得被迫輾轉(zhuǎn)于各地,但他走到哪里,學校和報刊就辦到哪里,進步思想和愛國思想就傳播到哪里,不遺余力聲援抗戰(zhàn)、弘揚中華文化。

1940年4月,梁披云參加陳嘉庚率領(lǐng)的南僑回國慰勞團。返馬來亞后,遭柔佛政治部拘禁4個多月,后在陳嘉庚等人的多次交涉下才被釋放。1942年,馬來亞淪陷后,他輾轉(zhuǎn)回重慶。次年,他應朋友之邀回福建,因為他在海內(nèi)外的聲望,國民黨任命其為國民黨福建省黨部書記長。1944年至1949年,他先后出任福建音樂??茖W校校長、國立海疆??茖W校校長和福建省教育廳廳長。

深受國民黨“器重”的梁披云,卻絲毫不珍視自己的“前途”:在海疆??茖W校多方保護革命力量,支持進步學生的愛國活動;在教育廳廳長任上,暗中支持1948年夏“福州四院罷教、罷課、罷研、反饑餓斗爭運動”。

1949年,由于他積極參與和推動反對征兵征糧活動,設法為遭受憲兵和特務迫害逮捕的進步師生申辯、擔保、幫助逃離,國民黨當局又獲悉其胞弟梁靈光為新四軍高級干部,特務頭子毛森便下令暗殺梁披云。所幸執(zhí)行暗殺令的特務曾被梁披云救過,冒險為他通風報信,后在學生及友人的幫助下,逃出虎口,潛赴國內(nèi)香港,以及新加坡、馬來亞、印尼等地。

再次走上顛沛流離的逃亡之路,梁披云仍無怨無悔。梁披云之子梁叔螭回憶說,小時候,父親有空會帶他們到當?shù)氐娜A僑公會看中國電影,告訴他們中國是怎么樣的,要愛國,要有家國情懷,“父親全力資助逃亡到海外的革命者和研究華僑關(guān)系的學者,有時還會把人接到家里住,甚至一住好幾年。有些客人,不僅我們這些子女不認識,連我母親都不認識。”

梁靈光(中)、李尚大(左)追隨梁披云(右)的辦學之路

在全世界“傳播春天的種子”

“我一生有很多機會,或步入仕途,或成為商界名流,但是父親的形象在我的記憶中永遠也抹不掉。中國之所以落后就是因為教育的落后,中國的崛起寄望于教育的振興。”除了受父親的影響,求學期間陳嘉庚、李光前翁婿傾資辦學的高尚情懷也對梁披云影響深遠,堅定了他“教育救國、教育興國、教育強國”的理想,他堅持在海內(nèi)外辦學70多年,幾十年如一日為弘揚中華文化教育事業(yè)而奮斗。

梁披云在不同的歷史環(huán)境和社會條件下,都致力于弘揚中華文化和發(fā)展華文教育。在流亡海外期間,他以學校為基地,為聲援祖國抗戰(zhàn),積極開展抗敵后援會工作,激發(fā)華僑同胞的愛國熱情。從南洋的多所中學到國內(nèi)澳門的澳門大學、澳門福建學校,故鄉(xiāng)的南陽學園、黎明高中、黎明職業(yè)大學、華僑大學及省內(nèi)的福建音專、海疆學校、廈門大學等,無不傾注了他大量心血。

梁披云善于總結(jié)經(jīng)驗,精于研究,既繼承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又融會西方現(xiàn)代教育理論,在各個社會歷史時期,教育思想和理念都能走在時代的前列。他因地制宜積極推行平民教育、抗日救亡教育、華僑華文教育、海疆教育、職業(yè)教育、勞動教育、愛與法教育,他最強調(diào)“德”的教育等,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

因為長期傾資興學,梁披云一家人生活并不寬松,有時甚至堪稱拮據(jù)。梁叔螭說,他在日本留學期間,家里生活費時常無法按時寄到,他靠獎學金完成了研究生學業(yè),“只要學校有需要,他都很大方。家里木地板要打蠟,他舍不得花錢請人,兩個老人家趴在地上自己打蠟,說能省則省。”

梁披云不僅自己傾資辦學,還廣泛發(fā)動華僑募捐,他提出“思本、愛本、固本”的倡議,號召海外僑胞捐資興學,得到海內(nèi)外鄉(xiāng)親積極響應,李尚大、梁良斗等一大批僑胞紛紛將大量僑資寄回國興辦教育。“他一接到學校的求助,就跑去新加坡、馬來西亞找華僑募捐,我和姐姐們有時會開玩笑跟他說,你不要太經(jīng)常去找人家,不然人家看到你都要跑了。”梁叔螭的妻子說,每次梁披云都會認真回答:“沒關(guān)系,該去我就要去。”

梁披云40多歲便患有風濕病,雖然身體不好,但他60多歲在奔走,70多歲、80多歲還在奔走,家人不忍心便一再勸他,他始終沒有停下。

黎明大學董事會成立大會

黎明職業(yè)大學全景

黎明教育群,是梁披云辦學的起點,也是終點。1981年,74歲的梁披云廣泛聯(lián)絡海外僑親和原黎明師友,在黎明高中舊址發(fā)起創(chuàng)辦黎明學園,塵封50年的校史再次續(xù)寫。三年后,黎明學園升格為黎明職業(yè)大學,77歲的梁披云再次充當起黎明職業(yè)大學發(fā)展的引路人。

拄著拐杖爬山選校址,頂著烈日考察學校建設,遠赴海外募集基金……能給的、能做的,他都毫無保留,直至年逾九旬,他深感有心無力才把擔子卸下。

梁披云(左一)拄著拐杖實地勘察黎大新校址

學貫中西詩書雙絕

梁披云天資過人,自幼受家學熏陶,手不釋卷,奠定了扎實的古典文化功底。加之青少年時期受業(yè)于名師,養(yǎng)成嚴謹?shù)闹螌W作風和刻苦的鉆研精神,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會7國外語,特別在詩詞、書法等方面有極高的造詣,在海內(nèi)外都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從小酷愛書法的梁披云,在上海讀書時,得益于忘年之交的書法前輩、商務印書館編輯劉旭文指引,授予一大批碑帖。他長期用心臨摹練習和鉆研,博采眾長,兼收并蓄,漸得各門書法精髓,終于形成了自己蒼勁古樸、凝重沉厚、別具一格的體勢。饒宗頤、潘受、季羨林等名家高度肯定,饒宗頤評曰:“君自幼工書,意氣風發(fā),愛好書跡,四方搜求,銳意臨寫,而筆法操縱,骨力高騫,出入于北海、海岳、鷗波之間。鄉(xiāng)閭嶺嶠,題寫殆遍,人咸奉為圭臬焉。”

梁披云精于國學、詩文,作為一位愛國詩人,他的詩詞感時撫事,清新俊逸,意境深邃,兼具抒情詩靈秀委婉和史詩厚重雄渾的特色,山水詩中更是詩中有畫,被海內(nèi)外詩壇尊為“古體詩和山水詩的高手”。他的《雪廬詩稿》1992年秋出版發(fā)行,引起國內(nèi)外文壇強烈的反響。

梁披云還擔任過多種知名刊物的主筆、主編和創(chuàng)始人,長期為書法教育、書法普及作出積極貢獻。1974年創(chuàng)辦《書譜》雜志,暢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弘揚了中華書法藝術(shù);1984年主編出版全國第一部《中華書法大辭典》,作為一部集介紹與研究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專業(yè)辭書,成為研究、考索書法藝術(shù)的瑰寶。

1985年,梁披云主編《中國書法大詞典》(上下冊)、《中國書法大字典》。(翻拍自《梁披云全集》)

1966年,梁披云受廖承志的指派,到澳門負責歸僑工作。他廢寢忘食,妥善安排因排華、旅居國戰(zhàn)亂紛紛逃往澳門的印尼、柬埔寨、緬甸華僑。晚年移居澳門的梁披云始終心系祖國,深切關(guān)懷桑梓教育和福利建設,積極推進社會改革和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并為祖國經(jīng)濟發(fā)展引進外資作出重大貢獻。

2001年和2007年,由于在個人成就、社會貢獻和服務澳門方面的杰出表現(xiàn),梁披云先后獲得澳門特區(qū)政府的銀蓮花榮譽勛章和大蓮花榮譽勛章。

責任編輯:蘇慧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