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1945年出生于泉州臺商投資區(qū)張坂鎮(zhèn)玉前村一個農(nóng)村家庭,她是一個通情達理、持家有道、愛護晚輩、團結(jié)鄰里、婆媳關(guān)系相處融洽、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她有著傳統(tǒng)婦女的純樸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愛呵護著這個家庭。
她平時很注重節(jié)儉,從不浪費一點糧食,也深知掙錢不容易,從不亂花一分錢,不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孩子們也要這樣做。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guān)心,互相體諒,家里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商量,共同解決,平凡的點點滴滴卻無不展現(xiàn)一個好婆婆的形象。
2011年初,黃玉的媳婦吳某由于不小心,摔倒造成腦出血,經(jīng)過兩次開刀手術(shù),仍無法治好她的大腦,留下了后遺癥,生活無法治理。婆婆黃玉不離不棄,像照顧自己的女兒一樣,照顧著她的媳婦,端屎端尿地照顧著,無怨無悔。在兒媳生病的日子里,雖說自己還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病,但她還是不分白天黑夜陪伴在媳婦身邊,在她的精心照顧下,兒媳漸漸有點好轉(zhuǎn),慢慢地能拄起拐杖走路了雖然仍無法料理家務事,但至少給婆婆減輕了許多負擔。雖然這樣,但是天有不測風云,2013年元月一場意外給這個家庭帶來更大的打擊,兒子洪某由于一場車禍,永遠地離開了這個家庭,當時洪某因車禍死亡的噩耗傳到其家人耳中,全家人猶如五雷轟頂,痛不欲生。洪某才年滿40歲,是家里的頂梁柱,其身體一向健康,生前一個人不僅經(jīng)營全家四口人田地,而且從事鋁合金工作,一年到頭,除了逢年過節(jié),洪某從不舍得休息一天。洪某的突然離去,不僅讓整個家庭陷入悲痛之中,也給家庭帶來了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好婆婆黃玉白發(fā)人送黑人雖然比誰都苦,比誰都難受,但她仍不離不棄地照顧著媳婦吳某,還有吳某的兒子。
人們常說做個好婆婆難,但是她卻認為做個好婆婆不難,只要不把兒媳當外人,用心疼愛,真心包容,家庭就會和諧,她總說,媳婦雖說不是親骨肉,但她是背井離鄉(xiāng)來到這里,就應當自己的女兒去處。她還常說,媳婦邁進咱家的門就是咱家的人,她說:“只要自己有能力,能有一口飯吃,也會給媳婦一口飯吃的,趁現(xiàn)在自己還能干活,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點是一點,只要能動彈,就不會耽誤他們的日子”,街坊都說黃玉是個好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