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業(yè)網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學術研究 > 正文
泉州老君造像千古謎團
發(fā)布時間:2013-05-27 來源:泉州網

  既然老君造像有殿宇保護,還有大規(guī)模的道觀,為何現(xiàn)在連殿宇的痕跡都找不到呢?它們究竟是如何遭到毀壞的呢?

  1990年,文物部門在整治老君造像南面土地時,挖掘出了具有雕琢痕跡的大石數(shù)條。這些石頭就是老君巖石室遺物花崗石構件。目前,這些雕琢古樸精美的花崗石構件仍在老君造像旁的荒地上躺著。

  “這些石構件都是宋朝遺留下來的。”泉州清源山風景名勝區(qū)管委會綜合科科長高澤漳說,當時出土的石構件包括:帶靴楔櫨斗三件,帶靴楔交互斗三件(其一靴楔斷失),散斗一件,綽幕枋殘件一件,券門楔石一件。此外,還挖掘到了兩枚銅錢,宋代、清代各一枚。

  楊昌明、方擁提到,《大笑集》記載:“吾于清源山下,得兩石像焉,一為老君,一為彌陀。自老君而西,有片瓦巖,其東有清泰巖,皆廢。獨老君巋然露頂而坐,俯視鯉城,掀髯睜眼,凜有生氣。”而清朝乾隆《泉州府志》及道光《晉江縣志》均載像而無室。因此可知,石室約于十七世紀初最后一次重建,但不久就廢了。

  明萬歷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發(fā)生強烈地震,但在巖室復新以前。后代亦有震災,但同在清源山的彌陀巖、瑞像巖兩石室均得幸存,專家認為老君巖石室被毀可能有其他原因。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