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學術(shù)研究 > 正文
泉州老君造像千古謎團
發(fā)布時間:2013-05-27 來源:泉州網(wǎng)

  老虎盤踞傳說

  關(guān)于老君造像殿宇被毀,比較具有傳奇色彩的說法是老虎“鳩占鵲巢”霸占了殿宇,致使人們拆毀。

  明人林孕昌在《大笑集》稱,“初傳不敢屋,屋則大蟲至,此一奇也。”明何喬遠在《閩書》中也稱“又傳不敢屋也,屋則大蟲至”。

  按照考證和古人的傳說,我們可以理解,在宋朝、明代時,老君造像確實蓋有殿宇保護。宋朝的殿宇系石室,毀壞后石構(gòu)件深埋于土中,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在改造中才重見天日。而明代雖又重建殿宇,但后來又遭破壞,而原因則是虎患。也就是說,殿宇一旦建成,山中的老虎就聞風而至。神圣之地有老虎盤踞,誰還敢來參拜。因此,人們無奈中將殿宇拆除了。

  “我小時候還見過殿宇殘跡。”許添源說,他自小就在清源山一帶玩耍,上小學時,大概是上個世紀50年代初,他曾到老君造像處玩,見到兩側(cè)還有一段石墻,不過都是殘垣斷壁。但到了60年代,石墻上的石頭都沒了,據(jù)說是被人們搬去修建水渠了。而老君造像周圍,則是雜草叢生。

  “小時候,我跑去玩,祖母就嚇唬我說,不要去,那邊有老虎。”許添源說,以前,清源山上樹木參天,確實有老虎出沒,老虎還曾到過鐘樓一帶活動。如此說來,虎患致使老君造像殿宇遭毀似乎也說得通,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奇了。你想想,那老虎本以森林為家,它不待在山上獵食,而要盤踞到山下殿宇卻是為何?難道說,這老君造像真像老子一樣頂天立地,小小一個廟宇無法容下它?

[責任編輯:伍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