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3日獲悉,自去年開展新一輪全國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公安機關(guān)共偵破文物犯罪案件800余起,抓獲一批犯罪嫌疑人,追繳各類文物1.3萬余件,其中珍貴文物2189件,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
專項行動以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盜竊石窟寺石刻、水下文物,盜竊損毀革命文物等三類文物犯罪為打擊重點,緊盯地下文物市場和網(wǎng)上交易平臺。公安機關(guān)始終把追繳涉案文物作為打擊文物犯罪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查找文物流向、追繳涉案文物。截至目前,全國已追繳青銅器、陶瓷器、絲織品等各類文物1.3萬余件,其中一、二、三級珍貴文物2189件,包括戰(zhàn)國“陳爰”金幣、唐代紅地雙人捧蓮紋織錦、宋代磁州窯白釉剔花瓷枕等一批一級文物。
公安部組織指揮各地公安機關(guān)對38起部督文物案件展開攻堅。其中,浙江嵊州公安機關(guān)破獲“12·07”系列盜掘、倒賣文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7名,追繳各類文物1400余件;河南洛陽公安機關(guān)持續(xù)攻堅“10·21”系列倒賣文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5名,追繳東漢“昭君出塞”銅鏡等珍貴文物660余件。針對全國久偵未破的盜掘、盜竊文物犯罪積案,公安部組織部署全力攻堅克難,江蘇徐州公安機關(guān)偵破漢楚王墓群2004年和2010年被盜掘案,河南安陽公安機關(guān)偵破曹操高陵保護區(qū)內(nèi)大型磚室壁畫墓2016年被盜掘案。此外,公安部今年8月發(fā)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8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并組織指揮多地公安機關(guān)全力展開緝捕,目前已有7人落網(wǎng)歸案。
各部門堅持完善機制,形成打擊防范文物犯罪整體合力。今年2月,中宣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海關(guān)總署、國家文物局聯(lián)合印發(fā)《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工作方案(2023-2025年)》;6月,公安部會同國家文物局印發(fā)《關(guān)于進一步做好涉案文物鑒定評估和移交工作的通知》;9月,全國文物犯罪信息中心在微信小程序開通全國文物犯罪線索舉報平臺。
公安部有關(guān)負責人表示,全國公安機關(guān)將堅定“為國家守文物、為民族護遺產(chǎn)”的信心和決心,會同文物部門,不斷加大力度,嚴厲打擊、嚴密防范各類文物犯罪活動,把打擊防范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向縱深推進,為守護國家文物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蘇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