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公告
本網熱忱歡迎網友投稿,您可以從以下方式中任選其一:
投稿信箱:tg@hxci.cn
1.深刻理解我們黨關于文化建設地位作用的重要思想,牢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也是政黨的旗幟。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始終堅持以思想文化新覺醒、理論創(chuàng)造新成果、文化建設新成就,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向前發(fā)展。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們黨提出,文化是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同時又指導政治和經濟斗爭實踐。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明確提出,“要把我們這個經濟落后、文化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富裕的、強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國家。”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反復強調,“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進一步提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支撐。”這些重要論述,彰顯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對發(fā)展文化歷史責任的主動擔當。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立足時代和實踐的新發(fā)展,鮮明提出培養(yǎng)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文化地位作用的認識,體現了我們黨的戰(zhàn)略眼光和遠見卓識。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反映著一個政黨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是一個政黨是否成熟、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標志。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首要的就是提高對文化地位作用的認識,保持強烈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堅定崇高的文化信念和文化追求。要更加自覺地認識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精神上的旗幟,始終堅持文化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努力構筑精神文化高地,充分展現先進文化的強大感召力和吸引力。要更加自覺地認識到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中來認識來把握,讓文化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力量,成為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引擎。要更加自覺地認識到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獨特作用,積極搶占文化發(fā)展的制高點,不斷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
2.深刻理解我們黨關于文化建設奮斗目標的重要思想,進一步堅定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追求。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我們黨總是結合自己的歷史使命,提出符合時代發(fā)展要求的文化發(fā)展目標。《摘編》關于文化建設奮斗目標的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孜孜追求的文化理想,生動反映了黨領導人民推進文化建設的思想軌跡。毛澤東同志早就預言: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鄧小平同志曾引用毛澤東同志這一論斷并指出: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這種形勢的出現已經為期不遠。江澤民同志強調:在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奮斗中,必將迎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新高潮,創(chuàng)造出更加燦爛的先進文化。胡錦濤同志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秉持我們黨崇高的文化理想,把握文化發(fā)展趨勢,展望文化發(fā)展前景,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奮斗目標,描繪了文化繁榮發(fā)展的宏偉藍圖。
[責任編輯:阮李理]
請遵守相關規(guī)定
如果你對本網站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到創(chuàng)意團論壇交流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