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泉州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首頁 > 東亞文化之都 > 學(xué)術(shù)研究 > 正文
泉州佛教與中外文化交流
發(fā)布時間:2013-05-23 來源:泉州網(wǎng)

  悅山道宗,泉州人,歷住長崎崇福寺、大阪舍利寺,后為黃檗山第七世祖;雪堂、東岸,泉州人,住長崎崇福寺;圣垂方炳(獨文),泉州開元寺僧,應(yīng)長崎福濟寺之請赴日,住該寺,后為黃檗山第十一世祖;喝浪,泉州人,應(yīng)福濟寺之請,到日本住持該寺;大鵬正鯤,泉州開元寺僧,應(yīng)長崎福濟寺之請住持該寺,后為黃檗宗第十五世、十八世祖。日本長崎福濟寺,俗稱漳州寺,亦稱泉州寺,原為在長崎的漳州籍船主創(chuàng)建,延請泉州僧人覺海為開山。晉江安平人蘊謙戒琬順治六年(1649年)赴日住持福濟寺,并改造擴建該寺,被尊為福濟寺的重興之祖。之后,住持福濟寺的多為泉州府人。第二代住持慈岳定琛,永春人;第三代住持東瀾宗澤,永春人;第四代住持喝浪方凈,泉州人;第五代住持圣垂方炳,安溪人;第七代住持大鵬正鯤,晉江人。

  泉州僧人智宣,慕義凈之舉,唐末沿陸上絲綢之路,渡流沙到印度求法,于后梁開平元年(907年)五月回到開封,進獻辟支佛骨、梵本貝葉經(jīng)等。

  外國僧人來泉州求法的主要是日本和朝鮮僧人。

  唐末五代高麗僧玄訥來泉州求法,為雪峰義存門徒,泉州刺史王延彬在泉州西門外北峰鄉(xiāng)建福清寺以居。玄訥在福清寺駐錫30年并圓寂于該寺。宋朝日本僧人慶政僑寓泉州,并從泉州帶回福州版大藏經(jīng)。(中)□李玉昆

  泉州佛教興盛,僧侶在中外科技文化交流中起了促進作用。

  佛教文化藝術(shù)交流

  宋朝時日本僧人慶政僑居泉州,于嘉定十年(1217年)回國時,帶回福州版大藏經(jīng),還從泉州帶回“南蕃文字”的波斯文書,這對日本譯經(jīng)事業(yè)和中國印刷術(shù)的傳播起了促進作用。

  日本宮內(nèi)廳圖書寮所藏福州版大藏經(jīng)的《大涅經(jīng)》卷33的版心中有“日本國僧慶政舍”的題記,在《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卷23的版心有“日本國僧慶政舍,周正刀”的題記,又《大般涅經(jīng)》卷36的版心中有“日本國僧行一舍版十片”的題記。高山寺舊藏的《波斯文書》的前言中寫有:“此是南蕃文字也,南無釋迦如來,南無阿彌陀佛也,兩三人到來舶上望書之。爾時大宋嘉定十年丁丑于泉州記之”。(木宮泰彥《日中文化交流史》)

  泉州海商為高麗雕造經(jīng)版。宋元二年(1087)泉州海商徐戩,先受高麗財物,于杭州雕造《夾注華嚴經(jīng)》等2900余片,用海舶載去交納。

[責(zé)任編輯:阮李理]